万卓睿桥科技传播负责人 徐马陵
曾几何时,科技公关在中国市场喧嚣异常,各式各样的发布会,各式各样的媒体采访,持续不断的文章发布,让人不禁有些错觉:这样的辉煌能一直持续下去。
时移世易,站在21世纪20年代的中心点,我们恍然间发现,那些喧嚣、那些繁华已经远去,今天大家在谈论的是:公关已死;科技公关正在消亡……
真的是如此吗?科技公关还会有未来吗?如果有,未来的科技公关会是什么样的?
公关是一个舶来品。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,公关随着一系列科技企业在中国的落地,同步传入到华夏大地。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的前20年,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公关在中国进入高速发展期,也成就了这一行业20年的辉煌。
但公关到底是什么?似乎很多公关的从业者并不愿意关注这样的基本问题,在他们的眼里,公关就是一些执行,媒体沟通也好,写稿发稿也好,一系列媒体活动也好,这些构成了公关。而在科技领域,公关变得有些模式化:翻译稿件,发布出去;准备采访,邀请记者参与……事实上,由于科技媒体非常配合,非常nice,这些工作并没有什么挑战性,甚至刚入行一两年的新人都能干的得心应手。
那么,这就是公关吗?显然不是。这只是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,使得公关成为了一种特别的“变体”。其核心的差异,就在于中国的媒体环境——大多数媒体缺乏足够的独立性,更容易被人情、关系所打动,而非执着于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。因此,在公关领域,核心的理念“media pitch”,在中国,尤其是中国的科技领域,变成了“media invitation”。
当媒体“来者不拒”的时候,公关从业者的工作也变得简单了,但媒体的影响力也会因此而缓慢下降,读者的认同度也在同步下滑。在21世纪初,传播渠道较少,机构媒体主导话语权的时候,由于读者并无更多选择,这一问题尚不凸显。但随着自媒体的兴起,全行业信息透明度的增加,以上的过程就只能不断形成恶性循环,这不仅导致传播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低,也让科技公关领域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:做这些工作的意义是什么?这也使得许多经历过传统科技公关辉煌的从业者在悲叹:科技公关已死……
所以,科技公关还有未来吗?答案一定是:是的。万事万物都在变化过程中,而科技公关的未来也将因为变化,甚至进化而焕然一新。这样的进化则源自于三方面:一是媒体环境的变化,二是内容形式的变化,最后则是从业者mindset,心态上的变化。
毫无疑问,今天的媒体环境变得愈加碎片化。过往,机构媒体是人们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,到今天,除了党政媒体和财经媒体依然能主导舆论之外,其他机构媒体的“好日子”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在科技领域,自媒体已经占据了半边天,甚至因其目标用户针对性强,内容更具深度,已经超过了很多传统的科技媒体。同时,媒体的融合属性也会越来越强,比如科技+财经,科技+行业,这些类型的媒体也会越来越多,越来越细分和垂直化。因此,将着眼点从传统科技媒体,扩充到更广阔的的媒体范围,是必然的方向。
与此同时,今天的内容形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传统上,逻辑清晰、具备一定技术深度、紧扣用户痛点的文章是科技公关的主要工具。但今天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内容不仅需要深度,更需要趣味度和可读性,因此,信息图、漫画、视频等等多样化的内容形式也将成为科技公关的必然选择。事实上,在短视频大行其道、碎片化阅读已成潮流的今天,科技内容形式的演进已经迫在眉睫。与此同时,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,如何利用AI工具去更好地创造内容,也同样是从业者密切关注的方向。
有了渠道和内容的变化,更关键的是科技公关从业者的心态变化。正如前文所述,今天的公关依然是做“media invitation”吗?很显然,这样做带来的价值越来越低。因此,我们需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,每一次在传递信息的时候,无论媒体或自媒体的专业度如何,我们都需要用专业的态度要求自己:媒体或自媒体的关注点是什么?当前的行业趋势和热点是什么?企业的信息如何才能结合这些点,讲出好的故事来?如何以媒体最认可,目标用户最爱读的方式,把企业的信息传递出去?只有做到这些,我们才能说,真正承继了最专业的公关精髓。
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,我们可以说,科技公关也将实现新的进化,变成科技传播——不拘泥于传统媒体,不局限于传统内容形式,不苟活于曾经的舒适圈。
那么,对于今天的科技传播从业者来说,我们应该如何塑造核心竞争力?
世界在变,每个行业、每个人也都在变。所谓进化,也正是要应时而变。只有做到了这一点,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,在不断的变化中拥抱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。也因为此,“科技公关的消亡”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伪命题。